本篇目录:
- 1、笔筒的历史
- 2、清代和明代黄花梨笔筒区别
- 3、明代笔筒和清代笔筒在型制上的区别
- 4、鉴定明清笔筒?
- 5、明清笔筒的内容简介
笔筒的历史
竹制笔筒的历史截取一段适宜的竹子,并且留节,就是一件初创的笔筒,迄今所见最早的一件笔筒是南京博物院藏朱松邻制松鹤纹竹笔筒。朱松邻为明正德嘉靖年间嘉定派竹刻的开山始祖。松邻其子名缨,号小松;孙稚征,号三松。
笔、墨、纸、砚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房四宝,笔为之首,装笔的笔筒也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文房辅助用具。
明文震亨《长物志》:“笔筒,湘竹,栟榈者佳”。 故有笔筒为晚明之物一说,但查宋无名氏《致虚杂俎》:“羲之有巧石笔架,名 ‘扈’;献之有斑竹笔筒,名‘裘钟’皆世无其匹”。似乎笔筒的年代应起码推至宋代。
综上所述,对笔筒的明确汜载始于明代,实物方面,我们现在看到的笔筒多为明清以后的制品,传世的所谓宋代笔筒并不确切。
年,一只清雍正时期的笔筒曾拍出近亿元的天价,可见笔筒的投资、收藏前景十分广阔。事实上,收藏笔筒不仅仅是作为文房用具的器物收藏,更是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。
清代和明代黄花梨笔筒区别
1、黄花梨上常见木疖,美如狸斑,俗称”鬼脸”.黄花梨木色橙黄,有的红紫,有香味,纹理清晰,木性极为稳定,不易变形,分量较轻。
2、清代家具与明代家具不同,大体来说明式简约,清代繁琐;明式的造型取胜,清式装饰见长。本文将深入探究明式家具与清代家具的区别,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两种家具的特点。材质明式家具多采用硬木,以黄花梨、紫檀木最为常见。
3、传世的这些黄花梨和紫檀的笔筒,制作时期主要集中在清代初年。此笔筒基本为圆柱体,足部稍小,腰部略有收分,口沿处指甲圆突起不明显。笔筒外壁上刻有诗文一篇,书法为明末清初最为流行的似隶非隶、似楷非楷的字体。
4、瓷画水平不同,价格会有天壤之别。在瓷笔筒中,以人物图案为主的青花笔筒价格比山水图案的高。
明代笔筒和清代笔筒在型制上的区别
1、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,为筒状盛笔的器皿,多为直口、直壁,口底相若,造型相对简单,少有大的变化。有关笔筒的文献记载,最早见于三国时期。
2、清代木雕笔筒与明代风格截然不同,雕法更加全面,有去地高浮雕,浅刻及浮雕、镂雕、阴刻综合技法。刀法纤巧细腻。黄杨木笔筒,为吴之璠所作,筒口呈扁圆形,上下口以红木镶成,与筒身的鹅黄色形成反差。
3、瓷质笔筒瓷质笔筒是一次烧成品,品相和釉色是关注的重点,烧造工艺越难价值越高。从年代上讲,明代笔筒纹样多以人物故事为主,也有酱釉和单色釉。清三代(康熙、雍正、乾隆)以前的笔筒,是近年来升值最快的佳品。
4、笔插是文房用品,管内可插笔或其它物品。明代,室内陈设及文房用品中多有此类作品。笔插取竹、桃、兰、芝之形,以象征君子之德。此作品造型高低错落,生动逼真,是明代玉器中的精品。
鉴定明清笔筒?
1、瓷质笔筒瓷质笔筒是一次烧成品,品相和釉色是关注的重点,烧造工艺越难价值越高。从年代上讲,明代笔筒纹样多以人物故事为主,也有酱釉和单色釉。清三代(康熙、雍正、乾隆)以前的笔筒,是近年来升值最快的佳品。
2、看手法、看质地。要看老竹笔筒的包浆和雕工手法,一九六八年制笔筒多为明清传世品,构图饱满,线条刚劲有力,常做深浮雕或透雕。要看质地,一九六八年制笔筒竹材纹理细密,嫩老适中,经打磨光润,平整无粗糙肌理。
3、瓷笔筒除了要看胎、釉的质量外,主要看瓷画的水平和青花的发色。瓷画水平不同,价格会有天壤之别。在瓷笔筒中,以人物图案为主的青花笔筒价格比山水图案的高。
4、一般来讲,前者瘦高,后者粗壮。以青花为主。青花花鸟纹笔筒,为顺治时器物,体型较大,束腰侈口,筒壁有暗刻及青花纹饰。康熙时瓷笔筒的生产达到鼎盛时期,品种极为丰富,有青花、五彩、斗彩、釉里三彩及各种颜色釉。
5、明代器物构图简净、饱满,线条道劲,技扶上以探浮雕和透雕为主,刀工淳厚老到,整体浑厚古朴。品种以笔筒、香简及人物陈设品为主。明清竹刻多镌作者名款,印章,这为收藏者的鉴识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6、你好,这个青花加白哥釉笔筒是老的,不过不是大明成化年的,是清代的,大约道光左右。
明清笔筒的内容简介
1、笔筒的前辈大致有笔架、笔床、笔格几种。笔筒在古代文具中出现得最晚,大致到了明朝晚期,文人的案头才设置笔筒。这与一般人的想象有些出入,笔筒造型简单,一般口底相若,呈筒形,少有大的变化。
2、笔筒截取近根处竹肉肥厚的老干,雕作松树形。阳刻的云朵纹布满器身,藉以表现树皮的肌理。一侧有枝杈穿插虬结,松针茂盛,重重叠叠,如云如盖。另一侧树皮开裂剥落,露出瘿瘤罅隙。小枝均倾倒欹侧,如经风雨。
3、红木刻梅花笔筒,为周芷岩所作,筒身浅刻梅花及题诗句,细腻的刀法使器物上的诗情画意尽收眼中,简洁之中见典雅,平淡之中见奇趣,为明代浅刻笔筒的代表性作品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笔筒图案图片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